伊莉討論區

標題: [三國] 司馬懿二三事 [打印本頁]

作者: 一狐狸一    時間: 2022-1-30 01:01 AM     標題: [三國] 司馬懿二三事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2-1-30 12:04 PM 編輯

在下幾天前新撰的文章,原文連結,主要根據幾個對於司馬懿常見的討論話題表達一下個人的想法。因為分別討論的主題不少,因此文章非常長,如真的有撥冗看完的看倌在下先說聲感謝,若有意見還請不吝提出指教。
=== 以下正文 ===

三國歷史之所以有趣,其中一個原因即是一度榮景的三國到最後都不是贏家,卻歸於第四者司馬氏。而作為司馬氏掌權的奠基人,司馬懿的故事自然也是歷來三國迷之間熱門的討論話題之一,近年一些二創作品也逐漸跳脫以劉備或是曹操作為主角的模式,開始將視角轉向司馬懿身上。
但就因為在二創上、後續討論上與史料的形象衝突,加上司馬懿本身相關史料中也確實存在不少矛盾,因此在下想在此篇稍微討論幾個有關司馬懿常見的話題。

=================

※ 早期仕途
● 不欲屈節曹氏
我們在談及司馬懿仕官過程,主要史料來源通常來自《晉書》,其紀載如下:
漢建安六年,郡舉上計掾。魏武帝為司空,聞而辟之。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及魏武為丞相,又辟為文學掾,敕行者曰:「若復盤桓,便收之。」帝懼而就職。

《晉書》在這段紀載說明建安六年(201年)河內太守(應為魏種)先舉薦司馬懿(應是拒絕了)、應為同年司空曹操也要徵招司馬懿,而司馬懿因"不欲屈節曹氏"假裝染風痹病躲過;曹操為丞相後(208年)再度試圖徵招,這次用威脅的方法才終於逼司馬懿出仕。

個人認為《晉書》這段紀載有幾個不合理之處。其一,司馬家與曹操關係匪淺,司馬防(司馬懿之父)對曹操有舉薦之恩,曹操為魏王後也特地召其前來敘舊歡飲、司馬家長子司馬朗也在司空府替曹操作事,後來的老三司馬孚亦直接接受徵辟,並沒有什麼插曲。201年時才22歲的司馬懿,連其父其兄其弟都看不出端倪的情況下,本人又真的有什麼"不欲屈節曹氏"的理由呢?曹操又有什麼理由就算是偷偷派人測試也硬要拉一個年輕人出仕、直到七年後仍念念不忘到要用脅迫的?宋代葉適就曾在《習學記言》寫下:"懿是時齒少名微,豈為異日雄豪之地,而操遽憚之至此?且言不欲屈節曹氏,尤非其實。史臣及當時佞諛者意在誇其素美,而無詞以述,亦可笑也"。
其二,風痹病是類似痛風(《景岳全書》:"風痹一證,即今人所謂痛風也"),皇甫謐年輕得過風痹,之後也是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久嬰篤疾,軀半不仁,右腳偏小");那司馬懿又是如何在幾年之後可以從躺在床上不能動,一下子變成健健康康、彷彿沒事一般的在曹操面前做官呢?難道是期待曹操忘記之前的試探嗎?
因為上述兩點的不合理,再考量到《晉書》對史料的取材不嚴謹("務多為美,聚博為功,雖取說於小人,終見嗤於君子矣")與矛盾甚多("涉筆便誤"),難免不讓人對司馬懿這段"不欲屈節曹氏"的紀載有所懷疑。

當然,這或許仍不足以完全推翻《晉書》紀載,司馬懿仕官過程與動機這件事目前亦不見得有標準答案,在下只是先點出《晉書》紀載的矛盾與不合理,期盼同好今後在討論時也能將這些矛盾考慮在其中。

至於在下對司馬懿出仕的解讀,還需配合其他幾則史料:
《北堂書鈔》引《魏略》:
晉宣帝好學,曹洪自以麄疏,欲屈自輔帝,帝恥往訪,乃託病拄杖。洪恨之,以語太祖,太祖辟帝,乃投杖而應命也
《荀別傳》:
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羣,海內則司馬宣王
而根據《晉書》紀載,司馬懿早期仕途是:
使與太子游處,遷黃門侍郎,轉議郎、丞相東曹屬,尋轉主簿

如果201年司馬懿拒絕河內太守的應徵之後,裝病拒絕的對象則是曹洪(考量到司馬家與曹操的關係,以及河內太守魏種的政治處境、曹洪的名聲,拒絕是比較能理解的),而《晉書》將裝病的對象植為曹操;201~208年之間司馬懿應曹操邀請輔佐曹丕,後因荀彧推薦得以轉任中央官職,進而又到曹操身邊作為幕僚。以一個年輕官二代出仕的年齡(司馬懿如若在201年就以22歲出仕確實有點過早;且司馬朗至少也是200年前後才出仕,曹操沒理由繞過司馬朗先徵招司馬懿)、任職歷程(一開始司馬孚也是直接徵招去輔佐曹植),這樣的安排個人覺得較為通順、也比較合理。

● 司馬懿的野心
這段紀載也出自《晉書》,主要是說因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曹操又夢到三馬食槽,曹操因此對司馬懿十分猜忌,因為曹丕的維護司馬懿才得以無事,而司馬懿自身也勤於職守,終於讓曹操放下戒心。有的文章討論會根據這段紀載,一來認為司馬懿自一開始就可能抱有竄曹氏的野心、二來認為曹操一直對司馬懿十分提防,是因為曹丕的不爭氣才讓司馬懿躲過。

首先,對於狼顧之相與夢境之事,本身就有史書對於天命的思想觀念在(如《史記》載劉邦斬蛇起義之事),表達司馬懿異於常人與司馬氏終將竄曹的宿命,《晉書》本身又以"好採詭謬碎事"受人批評,今人如欲全盤採信就須多加留意。

第二,單單只看《晉書》的紀載,其實也看不出司馬懿一開始是有野心的,只看出其可能因異相受到質疑,但司馬懿本人卻是兢兢業業。事實上,一路看下來司馬懿在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期間的種種事蹟,確實沒有什麼異狀,甚至積極對魏氏獻媚(對曹丕獻上"金璽未授,而玉瑞先顯"的符瑞、對曹叡獻上《玄石圖》與白鹿祥瑞)、並很安分的做好本業。或許在野心論眼中這些仍可說成是在博取信任,但確實在司馬懿早期到中期的種種事蹟來看,除了"狼顧之相"與"三馬食槽"外,就完全沒有任何司馬懿懷有野心的實證了

第三,曹丕對司馬懿確實懷有高度信任,但這也很難回頭解讀認為曹操就對司馬懿沒有信任,畢竟就連《晉書》最後也紀載"魏武意遂安"表達曹操已經對司馬懿放心。司馬懿在曹操底下雖然比不上曹丕、曹叡時期那樣的軍權或核心地位,但也確實一直保有穩定的升遷機會,並作為曹操身邊的幕僚持續有進言表現,因此史料上實在很難認定曹操對司馬懿有多防備。退一步言之,如果曹操真的防備司馬懿,認為他會"預汝家事",大可以任為閒官、也不用擺在曹丕身邊,而不管曹丕對司馬懿有多少庇護,我們也很難想像曹丕真能左右多少曹操的意志(尤其早期還有丕植之爭的環境下),就算曹丕真有辦法影響曹操,曹操也大可在幾次把司馬懿拉回身邊當幕僚、而曹丕不在身邊時對司馬懿進行處置(如215年的漢中之戰、與後來司馬懿轉任軍司馬時)。

所以儘管司馬懿初仕曹魏就持有野心、或靠演戲騙過曹操等說法在二創與相關討論頗有市場,個人仍認為是對《晉書》的記載過度解讀。

=================

※ 抵禦北伐
● 張郃之死
這說法是來自"司馬懿有野心"的前提,主要在說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時,司馬懿多次未聽從張郃建議,最終在諸葛亮撤軍時不顧張郃反對,強制要求張郃追擊,張郃在追擊中於木門道中伏,膝蓋中箭而亡。

在"司馬懿有野心"這個想法下,就產生一個有名的陰謀論,認為張郃是司馬懿將來奪權的威脅,而司馬懿為了替篡奪曹魏鋪路而決定藉由強逼張郃追擊將其害死。另一個比較保守的陰謀論說法則是認為司馬懿是為了保有西北的雍涼軍權,擔心張郃影響自己地位而將其害死。

我們先從野心論的說法談起,首先,司馬懿保有野心的說法在《司馬懿的野心》一節已然提過,其實是看不太出來的。退一步說,就算司馬懿真的有野心,又為何是張郃非死不可?論士家背景、朝中威望等等,都淪不到張郃來威脅司馬懿。要說張郃具曹魏老臣的身份,高平陵的時候也有多少曹魏老臣都站在司馬懿一邊,為何獨獨張郃必須此時先死呢?如果司馬懿當真在此時有奪權的假想敵,也應該是同為輔政大臣,在中央掌握中軍、錄尚書事的陳群,而非功能明確、地位雖高卻影響不到中央的外將張郃。

那要說司馬懿是為了保有雍涼軍權才害死張郃嗎?姑且不說司馬懿巴巴著想要保有邊境軍權有何意義,冒著背有害死張郃之罪的風險難道就不會影響自己在軍中的威望以及軍功地位嗎?司馬懿在都督荊豫軍事時也是有功無過,到頭來依然可以一紙命令將其調離荊州軍區;238年東北有事時,司馬懿亦得退回中央轉討公孫淵,239年則由從豫州調來的趙儼作為雍涼都督。至少在曹叡時期,中央每次命令一下,司馬懿就得被調動軍區,那殺掉張郃真的就足以讓司馬懿保有雍涼軍權嗎?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派出張郃追擊,難道張郃就一定會死嗎?如果張郃隨便追趕、或受到伏擊而未死(原本只是膝蓋中箭,也不一定會致命),那這個陰謀論中的計謀到底又有何意義呢?

陰謀論確然有趣,但是如若以史實情況論之,只怕反而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張郃之死一事的糾結主要是出自"司馬懿存有野心"以及"司馬懿在軍事上不可能出錯"這兩個有色眼鏡渲染的結果,如若擺脫這兩個前提,看待張郃之死即單純許多。
首先,拿之後司馬懿會發動高平陵之變去論證其18年前就已經抱有野心、並再回頭拿去解釋司馬懿特定的一次決策錯誤無疑是很古怪的;這幾乎像是說193年的曹操已經想到之後要擁立獻帝、架空漢朝才決定進攻陶謙。
在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期間,司馬懿雖然在局部作戰保守,但從一開始不守雍、郿而向西挺進,到之後接連主動挑起上邽接觸戰、南圍之戰、鹵城之戰等來看,司馬懿都是採取諸葛亮一退就緊逼向前的戰略。在這個環境下司馬懿如若看到諸葛亮退卻,會想選擇追擊並不會不合理;而司馬懿幾次發動接觸戰都接連吃虧,亦已足以說明了就算是司馬懿也不是不會犯錯的,諸葛亮可以在街亭之戰看錯馬謖、司馬懿為何不能在戰略選擇上看走眼呢?

還有個補充值得一提,其實張郃本傳只說張郃在追擊戰中死亡,並沒有提及張郃是被迫追擊的,被司馬懿強迫出擊僅《魏略》對張郃死亡補述的內容。《辛毗傳》補述張郃死亡時的討論未提及被迫追擊之事、以及司馬懿後續亦無任何追究責任之下,司馬懿究竟是否真有逼迫張郃追擊或許都可以打上個小小的問號(畢竟並沒有明顯矛盾足以推翻《魏略》紀載,只能說對此事真實性持有一點疑問)。

● 養寇自重
有的人見於司馬懿在諸葛亮第四次、第五次北伐的保守戰略,進而產生一種說法,認為是司馬懿在養寇自重。亦即是司馬懿其實並不想要殲滅諸葛亮,藉由保有蜀漢的持續侵擾讓中央持續需要自己,藉此來穩住自己的地位,這說法對在下而言亦有許多不通之處。

第一,這個說法首先建立在司馬懿有無養寇自重的需要,在下在《司馬懿的野心》一節談過,司馬懿在曹操、曹丕、曹叡三世,一來看不出野心、二來看不出被猜忌,那司馬懿為何需要"自重"呢?

第二,在上一節《張郃之死》中,在下也說過司馬懿其實不是完全反對野戰,看得出其也不是一昧保守,條件允許下仍會試圖追求勝機或擴大戰果。另外,保守的戰略也與中央指令並不牴觸,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央甚至直接讓辛毗持節前去約束諸將。
是月,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馬宣王率諸軍拒之。詔宣王:「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乆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而在《世說新語》、《漢晉春秋》與《魏氏春秋》中紀載此事時,額外紀載司馬懿是想要出戰而被中央派辛毗持節制止的,如若為真則亦與司馬懿欲養寇自重的說法相牴觸。那麼在司馬懿其實不反對殲敵,中央其實也要求保守之下,難以認為司馬懿會有辦法自行決定要養寇自重的背景與條件

第三,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有因而失勢嗎?很多人以司馬懿在235年從大將軍轉任太尉,以此論證司馬懿可能失去軍權或失勢,但我們一來不能用有無軍權來判斷是否失勢,否則眾多從地方調往中央的官員或將領恐怕都要被認為是失勢了;二來無法判定司馬懿從大將軍遷為太尉即代表失勢,太尉與大將軍基本上算平行,後來司馬懿以太尉之姿亦與大將軍曹爽平起平坐。而如《通典》所言"晉宣帝自大將軍為太尉,然則大將軍在三司下矣",表達認為司馬懿遷為太尉也可能是升官。以"遷"字來紀載此人事異動,個人覺得最差也只能說平調而非貶謫。

另外照《晉書》紀載,235年司馬懿仍有調動過軍隊擊退過馬岱,或許可證司馬懿遷為太尉的同時其實並未被調離軍區、公孫淵之亂時選擇調動司馬懿領軍平亂,亦表達中央對司馬懿的重視與依賴(注意"徵帝詣京師"表達的亦是當時雖為太尉的司馬懿,人卻不在中央)。
三年,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
及遼東太守公孫文懿反,徵帝詣京師

而提到公孫淵之亂,也可注意在處理孟達、公孫淵叛變時,司馬懿都沒有養寇自重之意;僅因為其對於諸葛亮作戰保守就轉而認定司馬懿有養寇自重之意,個人認為反有倒果為因之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真被疑兵絆住沒動作、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真也自己守在駱谷道、子午道被動應對攻勢,我們是否能因此認為曹真也在養寇自重呢?

=================

※ 高平陵之變
● 與曹爽之爭
司馬懿後期最大的權力轉變,即來自於與曹爽之爭、以及高平陵之變後的權力變化,對於司馬懿在這當中的隱忍以及權謀,應該也不需要在下贅述,這邊從另一方面探討司馬懿與曹爽的政爭。

首先,有的人會認為司馬懿與曹爽的鬥爭,是代表著士族與曹魏的抗衡,表達士族對曹氏掌權長期不滿的爆發。但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並不準確,曹爽黨羽當中也很多知名士族以及政二代,他們當然也足以代表士族,而非單純代表曹魏宗族的利益;另一方面,曹魏舊臣支持司馬懿鬥倒曹爽,不見得就是希望司馬懿就此取代曹氏,這從高平陵之變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幾人事後表現亦能看出:蔣濟事後的後悔、尹大目對司馬師的態度、許允對曹芳的態度、陳泰不支持司馬昭弒君等。當然還不能忽略部分儘管看不慣曹爽,卻也不見得與司馬氏同一陣線的人,如郭淮、杜恕等人。
誠然,司馬懿歷經曹氏三代老臣的威望,在鬥倒曹爽後得以快速提升權力以及朝中支持,必定極獲人心並有大量士族支持。但真正要說到足以讓司馬氏取代曹魏,其實也是在君主失權下,大量高壓與殺戮(如對曹爽一族的誅殺、被視為曹爽一黨"同日斬戮,名士減半"的士族們、以及對淮南三叛的處置)以及配合司馬家歷經三人的努力下才在第四人身上達成。

另外,我們對於曹爽失勢,無疑都是看到其驕奢、擅權等等,不免會有曹爽咎由自取、而司馬懿政變有理之感;但我們也必須了解在司馬家奪權之後,對曹爽陣營所留下的紀載必定是片面與負面的。但其實曹爽的核心幕僚,"內外之眾職各得其才,粲然之美於斯可觀"的何晏、"頗有才略"的丁謐、"未嘗不稱職"的李勝、"前在臺閣,號為曉事,及為司農,又以清省稱"的桓範、在士族間名聲很高的夏侯玄、李豐等等,即便在對曹爽的一片罵聲中依然留下了稱讚其能力的史料,其實可以看出曹爽政權並非一無是處。而更多才剛被曹爽拔擢,雖是曹爽核心之外,但其實亦算是曹爽黨的一些後起之秀,如魯芝、鄭沖、裴秀、王渾、王沈、盧欽等等,到後來其實都被司馬氏重新辟用(並表現不錯),亦可表示曹爽治下的曹魏其實不見得就如大眾印象的敗壞。甚至司馬師、司馬昭對一些曹爽陣營的人物交情都不錯,因此對於司馬懿與曹爽之爭,個人認為當作士族利益集團之間的政爭即可,而不見得需要將某方視為加害者、另一方為受害者

● 曹魏純臣
在下在前面一再強調在曹操、曹丕、曹叡時期看不出司馬懿的野心,但其實在高平陵之變前後,司馬懿是否仍對曹魏保持當初的忠誠,恐怕就值得討論了。無論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當時的評價如何,從後世的石勒("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與李世民("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對司馬懿的評語,或多或少也表示蓋棺論定下,晉之後的一部分人已經不把司馬懿當曹魏的忠臣、純臣看待,甚而將其看作竄權之人。

如果不看評價,僅看司馬懿高平陵之後做過的事情,恐怕也不會得出更好的結論。首先,朝事得由皇帝奏報給司馬懿("帝以久疾不任朝請,每有大事,天子親幸第以諮訪焉")、司馬懿還在世,皇帝就直接允許在洛陽設置司馬家祖廟("天子命帝立廟於洛陽",可對照劉禪對諸葛亮設廟的處理方式)、王凌亡後監禁曹魏宗室("魏諸王幽於鄴"、"悉錄魏諸王公置於鄴,命有司監察,不得交關")、同時讓司馬氏掌握中央禁軍,並擴大司馬懿掾屬數量等等。以上諸點其實可以看出,司馬懿是有步驟的逐步提升自己威望,曹魏的皇權被司馬懿架空,且曹氏宗室影響力亦被降到最低

另外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直接順理成章的繼承其官位、權威並繼續軍政全攬,這時司馬懿的職權並不如公或王可以世襲,卻已經如曹丕繼任曹操般理所當然。"伊尹既卒,伊陟嗣事"聲稱司馬懿為伊尹,其實某種程度表達了司馬懿非一般純臣,幾乎已是奪權之前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了。
宣帝薨,議者咸云「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撫軍大將軍輔政

雖然在下認為前期的司馬懿應無篡魏之心,不過如同在下在《曹操與漢室》一文中談到曹操的野心應是隨著時間膨脹,個人認為司馬懿亦如是;退一步說,無論高平陵之變後的司馬懿有無野心,在鬥倒曹爽後為避免步上曹爽後塵,司馬懿必定無法成為曹魏的純臣,而被迫要走上曹操的老路(雖然其實凡是沒有絕對,諸葛亮就有辦法鬥倒李嚴又保持君王權威,死後權力亦正常交接,但我們亦無必要用至高的標道德點去評論司馬懿)。





作者: 蝶飛龍    時間: 2022-1-30 11:29 PM

贊同狐狸大大的分析.
司馬懿不可能一開始便有取代曹魏之意, 也沒有這個能力.
司馬懿真正累積起軍功與聲望的, 也是由斬孟達及抵御諸葛亮開始.

再者, 曹操也不見得會對司馬懿有什麼顧忌, 如果真的對司馬懿不放心, 像楊修一樣, 弄個藉口斬了他又有什麼難度?
楊修, 婁敬, 崔炎, 曹操殺下屬並不會手軟.

後期的轉變大概是引誘太大, 如在你前面有一個裝滿紗票的袋子, 你會去拾嗎?
加上明帝死後, 司馬懿也被曹爽排擠得頗慘, 慢慢有異心也是正常.

司馬懿後期的行為, 絕不能說是曹魏忠臣了.
高平陵之後, 曹芳都已經17歲, 已是可以處事的年紀, 司馬懿是忠於曹魏的話, 還政於曹芳便是.
何需攬大權於一身?

狐大說是被迫的, 我不太贊同, 高平陵也不是司馬懿一個搞出來, 而是曹魏一堆老臣聯手, 責任平分, 不會怪司馬懿一人.
而且魏帝也不見得對曹爽多滿意, 亂後立馬還政於曹芳, 也只會是忠臣, 也沒有理由問罪.
作者: 一狐狸一    時間: 2022-1-31 12:33 AM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2-1-31 12:36 AM 編輯
蝶飛龍 發表於 2022-1-30 11:29 PM
贊同狐狸大大的分析.
司馬懿不可能一開始便有取代曹魏之意, 也沒有這個能力.
司馬懿真正累積起軍功與聲望的 ...
狐大說是被迫的, 我不太贊同, 高平陵也不是司馬懿一個搞出來, 而是曹魏一堆老臣聯手, 責任平分, 不會怪司馬懿一人.
而且魏帝也不見得對曹爽多滿意, 亂後立馬還政於曹芳, 也只會是忠臣, 也沒有理由問罪.
司馬懿有無野心其實並不完全是在下所想討論的,畢竟我們都無法確知司馬懿的真心,在下一直以來抱持的是"至少史料是否足以支持野心說"。在下在最後一節的開頭即有表明"司馬懿是否仍對曹魏保持當初的忠誠,恐怕就值得討論了",亦即表達在下也認為司馬懿絕不是如前期那樣單純只是想做單純的曹魏臣子。
在下也特地拿司馬懿與諸葛亮做比較,說司馬懿就算想當權臣又鬥倒政敵,不見得沒有另一條可安全下庄又保得忠名之路。可能表達方式有誤,最後一句的被迫,在下想表達是"就算司馬懿沒有野心"的前提下也必然要被迫做一樣的事,並不是真的說司馬懿沒有野心、只是被迫;在下對於司馬懿野心的認知,其實是在於前一句"曹操的野心應是隨著時間膨脹,個人認為司馬懿亦如是"。

=====

至於所謂曹魏一群老臣聯手的說法,個人認為一半一半。誠然,支持司馬懿的人當中,有著如高柔、王昶、孫禮、王觀等人這種幾乎是共犯等級的人存在;但在下在《與曹爽之爭》一節也提過,對高平陵之變也有很多出大力的老臣,如在下舉例的蔣濟、許允、陳泰、尹大目等人,雖然支持司馬懿鬥倒曹爽,但不見得支持司馬懿進一步擴大權力、甚至取而代之,竊以為這一類人僅是被利用的一群。
如辛憲英當時所言,"太傅(司馬懿)殆不得不爾"、"此舉不過以誅(曹)爽耳",或能表達這一類人當時的認知。個人認為透過蔣濟等老臣一併被騙後,連帶影響、串聯了當時眾多對曹爽不滿的士族,也因此司馬懿的高平陵之變受到了這些人的支持甚至協助。但就算這一類人對高平陵之變抱持責任,個人並不認為他們(與司馬懿相比、或與前面所舉的高柔等人相比)是到"責任平分"的程度。



作者: 蝶飛龍    時間: 2022-1-31 01:52 AM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2-1-31 12:33 AM
司馬懿有無野心其實並不完全是在下所想討論的,畢竟我們都無法確知司馬懿的真心,在下一直以來抱持的是"至 ...

始終高平陵時司馬懿也快70了.
看其在高平陵後的所為也是為子孫鋪路
如不當權臣, 高平陵後還政魏帝, 直接退隱便不用煩了
作者: 31kin    時間: 2022-2-13 12:44 PM

我有個相關問題想問:司馬氏是不是較曹氏易得到其他氏族支持?

司馬氏是傳統大氏族。三國中不說劉備是宗室之後,曹孫都是亂世出英雄的新興氏族。各地其他傳統氏族會否因此傾向支持由司馬氏統一呢?
作者: 蝶飛龍    時間: 2022-2-13 03:24 PM

本帖最後由 蝶飛龍 於 2022-2-13 03:25 PM 編輯
31kin 發表於 2022-2-13 12:44 PM
我有個相關問題想問:司馬氏是不是較曹氏易得到其他氏族支持?

司馬氏是傳統大氏族。三國中不說劉備是宗室 ...

名門出身只是一個加乘, 也要看自身能力.
曹, 孫,劉也不是靠出身和家世才掘起.

如果說家世, 陳氏及荀氏當比司馬氏更牛.
作者: 一狐狸一    時間: 2022-2-13 06:29 PM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2-2-13 09:16 PM 編輯
31kin 發表於 2022-2-13 12:44 PM
我有個相關問題想問:司馬氏是不是較曹氏易得到其他氏族支持?

司馬氏是傳統大氏族。三國中不說劉備是宗室 ...

"曹操代表寒族,而司馬懿代表豪族,因此司馬氏掌權代表著抑制豪族的曹氏被豪族重新壓制"這個說法主要出自陳寅恪先生的說法,因此您對於"司馬氏容易獲得士族支持"可能也是這類說法的延伸。不過這點在下在《與曹爽之爭》一節已略有提及,基本上個人認為此說並不精確。

曹氏固然算是初崛起、根深不久,但當時與士族也已經合作到了第四代,何晏(曹操婿養子)、夏侯玄(諸曹夏侯人物)在士族間的影響力已然非常巨大,願意忠魏的大咖士族也大有人在;另一方面,在高平陵之變前的司馬懿固然因其地位、功績獲得士族敬重,但在早期依然不能算是什麼多大咖的士族(從司馬懿早期生活、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與評價、與其他士族之間的互動等等皆可看出),因此也不算根基多深,所以要說司馬氏真的就比曹氏更容易獲得士族支持,個人認為並不盡然。

套用在下原文的內容:"真正要說到足以讓司馬氏取代曹魏,其實也是在君主失權下,大量高壓與殺戮(如對曹爽一族的誅殺、被視為曹爽一黨"同日斬戮,名士減半"的士族們、以及對淮南三叛的處置)以及配合司馬家歷經三人的努力下才在第四人身上達成"。





作者: tangoxtc    時間: 2022-2-13 10:32 PM

31kin 發表於 2022-2-13 12:44 PM
我有個相關問題想問:司馬氏是不是較曹氏易得到其他氏族支持?

司馬氏是傳統大氏族。三國中不說劉備是宗室 ...

世家影響力不要只看中央
有舉世聞名的大望族也有專精於地方耕耘的基本豪族
能出中央大吏可讓世家影響力擴大
但專精於地方耕耘豪族的影響力也不能小覷
因此袁家是出了四世三公的大望族
夏侯與曹家能推舉出不少中下層官員也表示著有一定威望
司馬家早在曹操父輩以前就開始長期跟夏侯與曹家互相合作提攜
也沒見到有啥主次之別
所以兩家的根基也不算有差到哪

至於蜀漢與東吳
其實孫家也跟夏侯諸曹差不多
反倒是劉備的基礎最差
劉備的皇族身分早期根本不敢用
畢竟劉家東漢的分支還健在
劉備這個需要從西漢算起的分支根本不算啥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99.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